周瓒(1968—),江苏人,1985年考入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时代(1985-1989)与朋友们组织诗社、创办刊物,自印诗集《七月潮》(1987)。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与友人创办女性诗歌同人刊物《翼》(至2001年已出版四卷),并参与北大同人诗刊《偏移》的编辑工作。1999年从北大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安高诗集整理奖,出版诗集《梦想,或自我观察》。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有诗集《影片精读》、《梦想,或自我观察》等。
电话里的杂音影响倾吐的
勇气,象一只跃入池塘的青蛙
回答却是干脆的,使人对于陌生
产生一种戏剧性的信心。黄昏
正用灰黑色的涂料,修饰着这个城市
最初的冬夜。奔驰而过的轿车
象一只只滑翔的海鸥,被天空的音箱
放大了鸣叫的尖锐度∶而她喑哑的语调
因一种饥饿的有效频率,缓冲着
我们兴致不减的全方位问候。
那些不断跌出的词语,从她的齿间
象一阵流星雨,陨落在我们的肩头
一个天文爱好者陷入一阵惊喜中。
夜已过半,话题象一只特别好使的
方向盘,轻松地转向令人晕眩的
(当然不是晕车)、荒诞(但不荒凉)的
某个角落。生活以震惊常人为乐!
带着合谋者的笑容,浮在我们头顶
上方,那隔了一层天花板之外的夜空
天堂并非遥不可及,只是空着上帝的
座椅,当我们围拢在一张方桌旁
她摊开着双手,一束光降落在上面
而那些年轻的指甲紧抓在衣袋里
象是要把掩藏的拳头阻止∶谁又能
把这场期待想象成一次缺席审判?
在美国,象流水对土地的渗透本性
她定居生根,建立了一棵树的地基。
而听得见的回答却是在审判之外
建立起城堡∶是否正由一只甲虫
演习着判决的程序?而她享受着的
是那悦目的、流放地的阳光吗?......此时此刻
用难以涂改的黑暗,夜色加重了离别时
内心的喧嚣∶粗大的水泥柱门廊
重现着古代∶长亭还是都城?刘兰芝还是
林黛玉?但更象换岗的卫士,她拥抱了我们
把她银亮的耳环和眼睛里明洁的光
静静地披盖在三个夜行者的身上......
1999.1.19初稿,2.2改定
亲爱的,昨夜我梦见一个梦,我梦到我
得了眼病,哦,可能是睡得太迟,双眼
因长久凝视显示屏而干涩酸痛
——我读你的来信,给你回复一封
长得足以使你的眼睛也酸胀的伊妹
哦,爱的苦涩我们也要共同品味
带着这奇妙的疲倦入睡,我到梦里寻人
那个能够帮我,用冰块敷贴
并用她轻妙的呼吸熨烫我肿胀的眼皮的人
当然,亲爱的,你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就这样,我梦到你的白日梦,你带着一丝
顽皮的笑意,回答着我的提议∶“你瞧,
因为冰块盖着我的眼,你可以乘机……”
“是的,亲爱的,请猜猜我的吻会驻留在哪里?”
介绍时,突出了瀑布
那是因为由衷的欢喜
口气,自然不是导游式的平板
你说∶因为有了它
这块小农庄便很值了
早上吉吉开车来接我们时
我把它想象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样子
觉得此行无异于探险
可结果,却是在果园摘了一小时的橘子
把果子都转送给一位未到场的病少年
他的母亲倒是令我们熟悉了他
哪怕只是一个下午的亲近
仿佛总有一天我们注定会见面似的
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相遇
需要过滤掉多少未知和可能性啊
我索性在一潭水边沉思了一小会儿
有叫不出名字的鸟儿飞过
我的视线也在这陌生的天空中
跟随它们旅行了一阵子
接着,是去拜访几头品种不凡的牛
并和一头名叫奥斯卡的山羊打了一声招呼
它只是刚好和王尔德同姓罢了
瀑布呢,自然也见了,不过
是更委婉的一条
从小山的顶上窜下来
绕了好几道石缝,还以各种
不知名的树木与野藤作掩护
这样的探险更类似于捉迷藏
虽然不乏冒险的感觉,而实际上
危险只来自我对蛇虫的恐惧
以及某种审慎的陌生感
我突然想,在这个国度的某些地方
街道,海边,以及这块草原上
我所留下的足迹是否也有生命
或流动,或沉睡,它们是否
能够苏醒,成为复活的记忆
就象瀑布流经某块石头时
留下的褐色痕迹,被季节风干了
变成灰白或赭石色,多少苔藓
和不知名的植被生长过
又被风雪侵蚀、烈焰晒烤
此刻,却被来自远方的手指触摸着
又将在同一双书写的手掌中再生
在打印的诗稿上,蒸腾出几缕芬芳